膏药到底能不能连续贴,医生告诉你答案
膏药,是中药五大剂型之一——丸剂、散剂、膏剂、丹剂、汤剂。膏药使用方便,无痛,易于被人们接受,特别是在风湿骨病患者家中
膏药一般分为以下几类: 活血消肿,如消炎止痛膏、活血止痛膏、接骨膏,适用于关节疼痛、僵直、肌肉麻木、骨折、扭伤、挫伤。
如狗皮膏药、防风膏药等。适用于腰痛、关节痛等引起的感冒。寒凉类,如拔毒膏、阳合结凝霜、水黄膏、黄连膏等。
适用于因热毒瘀滞引起的硬化、红肿、疼痛,脓不崩或久崩不散。此外,还有一些特殊类型,如治疗小儿腹泻的脐贴、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膏药等。
在临床上,许多患者使用膏药的方法不正确,会出现不同的过敏现象,应引起重视。
这里有一些贴膏药的小贴士。
1 .贴膏药前,应先用毛巾蘸温水清洗患处,晾干后再贴;或用酒精消毒后。清洁皮肤不仅能更好地发挥功效,还能减少过敏反应。
2 .膏药位置细腻,如偏头痛、跌打损伤、各种皮肤病,如敷于患处、胃脘痛或上腹部、小儿泄泻贴脐。
3 .局部伤口或皮肤受损,不能直接贴在受损部位,以免化脓性感染。
4 .膏药贴完后,皮肤立即发痒、灼痛、刺痛,应立即除去膏药,这可能是过敏、严重的皮肤丘疹、水泡甚至溃烂。严重的临床过敏导致截肢。如果过敏反应轻微,只是皮肤发红,然后用温水清洗膏药,保持皮肤干燥。重者应及时去医院,进行抗过敏治疗等
5 .膏药具有时效性,一般12小时或不足24小时,时间长容易过敏反应。如需连续贴膏药,应取下膏药,清洗患处,休息5 – 6小时后再贴。
6 .含有麝香、桃仁、红花、乳香、没药等成分的膏药,孕妇应慎用,尤其忌在脐、腰、腹用。糖尿病患者和儿童也应慎用膏药。